屏東隘寮用在地植物「黃荊」發展產業,還把盈餘回饋長輩照護,打造出有溫度的「荊牌社區」。
枝葉尖銳、綻放藍紫色小花的黃荊,是台灣原生的香草植物,而它也是屏東縣內埔鄉隘寮社區的特色植物,社區透過長輩的口述記憶與生活智慧,重新發掘出黃荊的多元用途。
隘寮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林美君表示,「它的花我們把它讓蜜蜂來採,新鮮的葉子可以加入食材,乾燥的葉子我們就可以把它拿來煮黃荊蛋。」
黃荊不僅全株可利用,更為社區帶來經濟收益,他們將所得回饋到長輩關懷據點,設置了「不彎腰菜園」,讓高齡者能夠輕鬆種菜,重拾活力與自信。
社區長輩吳月英認為,「來這裡農耕做得很開心,菜園的高度就是不會很高,又不會很矮剛剛好,老人比較好工作,種這個頭腦比較有一個工作給它做,才不會很快失智,失智老人痴呆症。」
除此之外,社區也蒐集阿公、阿嬤的生命回憶輯錄成冊,讓他們成為社區裡最耀眼的存在,也陪伴一起走過人下半場的人生。
隘寮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潘玉燕表示,「在這邊讓長輩去回憶他以前,從出生到讀書、到就業、到娶妻生,甚至他最後已經邁入老年的一個生活,在這裡面我們找出他以前豐功偉業的時候,長輩的一個心靈也會覺得說,原來我也是如此風光過。」
長輩留下的不只是動人故事,更是地方珍貴的文化記憶。隘寮社區以黃荊為核心,串聯土地與人情,在照護與傳承中,打造獨具特色的「荊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