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南端的客家聚落——保力村,雖然全村不會講客家話,但他們仍維持著客家傳統,早年更有祖先在凶險中營救日本人的英勇事蹟。
西元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54名日本人因為海難漂到恆春現在的九棚,因為誤闖原住民領域遭到殺害,另外12人被當年的保力莊長楊友旺營救,成了台日之間的美談。
而楊友旺祖堂也成了走讀保力社區的景點之一,大家都好奇當年的救人英雄。保力社區是客家聚落,但也從不隱藏是個不會講客家話的客家莊。
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曾晴解釋,「我們先民已經移民到保力莊200多年,所以我們都被閩南化,不會講客家話了,但是我們很多的風俗民情都還是保留客家一些傳統的習俗。」
藉由彩繪,提醒自己找回客家人的歸屬感,保力村的後花園「陵頂自然公園」是社區重點營造之一,雖然位於墳墓區上方,但居民拋開生死禁忌,反而將此視為人間休憩的淨土。
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曾德生介紹,「黑石頭就是祖先他說從外太空掉下來的,他們就趴在那邊,吸收地球的能量。」
除了維持客家傳統,社區還收集展覽老照片,穿越時空,看看當年的保力村人物和生活方式。
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美惠說:「去車城福安宮還是要去墾丁公園的時候,請記得保力路口,請左轉進來,我們這裡是很美的,可以吸引你們,讓大家可以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