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密集軍演鄰近放牧區 養殖戶憂衝擊馴鹿生態

面對俄羅斯持續在邊界增強軍事部署,芬蘭積極展開多場軍演。不過部分演習地點鄰近北部馴鹿放牧區,養殖戶擔憂軍事活動會破壞馴鹿生態,威脅傳統的馴鹿養殖文化。

從遠處傳來的戰鬥機聲音似乎驚動了馴鹿,破壞芬蘭北部林區的寧靜。

芬蘭在5月份和瑞典與英國舉辦大型的軍事演習,其中一個地點位於羅瓦耶米射擊場,這裡是西歐最大的砲兵訓練場,也是主要的馴鹿放牧區。軍演除了干擾馴鹿覓食,現在又遇上馴鹿的繁殖季節,讓養殖人家相當憂心。

芬蘭馴鹿放牧人波羅普達斯表示,「芬蘭加入北約後,軍事訓練天數和演習規模急劇增加,對我們的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我們與軍隊在同一個區域工作。」

羅瓦耶米射擊場有著獨特的地形和季節變化,被視為是理想的軍事訓練地點。軍方在當地設置壕溝與軍武設備,為此清除森林地,直接破壞馴鹿的食物來源、也就是俗稱馴鹿苔癬的地衣。

馴鹿養殖戶憂心忡忡,氣候變遷已經讓環境產生巨變,馴鹿覓食不易,現在又多了人為的軍事活動,馴鹿養殖業的前景恐怕岌岌可危。

芬蘭馴鹿放牧人/放牧區主管烏泰拉指出,「地衣草場正在不斷被破壞,越野車輛進入這裡,坦克翻起我們的地衣草場,再加上人數的問題,如果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裡踐踏,將對地衣草場造成巨大的負擔。」

目前芬蘭57個馴鹿放牧區,總共養殖18萬4千頭馴鹿,佔全國36%的面積。馴鹿養殖戶總數為4千300多,其中近3成是芬蘭原住民薩米人。養殖馴鹿是薩米人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象徵。

受到氣候變遷和軍事活動的雙重夾擊,迫使愈來愈多的芬蘭馴鹿養殖戶將馴鹿從自然放牧改成圈養,並以人工飼料取代天然地衣,以維持馴鹿的養殖生態。如何在國安與馴鹿養殖經濟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芬蘭政府面臨的挑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