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5)年適逢台南府城建城300年,昔日具有重要地位的五條港因中藥材集貨便利,也帶動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由於大環境的變遷,傳統藥鋪數量銳減,以致不少業者尋求轉型、展現文化創意,也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關注。
位於現今台南市中西區的五條港,曾經是商業繁華的重要地帶,不但見證了府城的輝煌歷史,也深刻影響中藥在城市中的發展。
導覽人員吳宜勉說明,「南勢港跟南河港,當初最主要運的東西就是中藥材,所以為什麼台南市最多的中藥鋪,就開在旁邊的民權路上面。」
其中被譽為台南3大中藥批發商之一的老藥鋪,至今仍保存著各式珍貴的藥材,從稀有動植物到少見的礦石,展現本草文化數百年來的天地智慧。
中藥鋪經營者蔡佳玲表示,「現在這些中藥材其實越來越少人看見,你就算是一般的零售行也不一定有這麼多的藥材,所以我覺得這是古代人留給我們的一個智慧的傳承,有必要讓更多的人知道。」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中藥行數量也快速減少,不少業者轉型求生,從日常養生的漢方產品到融入現代口味的藥膳湯品,都讓老字號店家看見生機。
中藥鋪經營者周建文認為,「轉型的這個點,其實我覺得它轉的不是只有單一一家中藥店,而是轉了整個產業。對我們來說是這樣子,既然已經有想要做下去,就把這個文化繼續傳承。」
轉型後的老藥鋪不只讓地方產業變得更有活力,也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重新認識漢藥,讓古都增添了文化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