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宗方濟各辭世 「秘密會議」如何選出繼任教宗?

教宗方濟各21日逝世,天主教會將於葬禮結束後在梵蒂岡舉行「秘密會議」,由全球各地的樞機主教齊聚,選出新任教宗。什麼是秘密會議?每任教宗如何在與外界隔離的教堂中產生?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因中風及心臟衰竭與世長辭,享壽88歲。天主教會隨之進入「宗座出缺期」,預計將在15至20天內於梵蒂岡舉行「秘密會議」,選出下一任教宗。

秘密會議是什麼?

美國學者在《The Conversation》發表文章解釋,秘密會議(Conclave)一詞源自拉丁文「上鎖的房間」,意即身穿紅衣的樞機主教們將閉門投票,從彼此之中選出適任教宗人選。

根據天主教會規定,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才具有投票資格,選舉期間,他們會先入住梵蒂岡的聖馬塔之家,再前往歷年舉行秘密會議的西斯汀教堂。與會的樞機主教除須發誓對秘密會議內容保密外,也禁止使用通訊設備和Wi-Fi,教堂更設置電子干擾裝置防止竊聽。

天主教的秘密會議始於13世紀的一場教宗選舉,當時在歷經2年9個月才產生選舉結果後,時任教宗為此頒布秘密會議相關法令,要求樞機主教快速完成選舉,此後便成為一路傳承至今的傳統。

2005年的梵蒂岡西斯汀教堂內,桌椅已擺放整齊,為秘密會議做準備。(圖/美聯社資料照)

秘密會議怎麼選出新任教宗?

每位樞機主教會在選票寫上屬意的教宗人選,對折後投入鍍金銀甕中,再由從樞機主教中隨機選出的監票人負責開票,在單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數者,將當選新任教宗;若沒有任何候選人達到票數門檻,就會再進行下一輪投票,直到出現當選者為止。

在每輪投票完成計票後,選票就會被燒毀,並透過西斯汀教堂煙囪的煙霧顏色向外界告知結果,若該輪投票仍無結果,西斯汀教堂煙囪會冒出黑煙;若已選出新任教宗,煙囪則會冒出白煙。此時新任教宗也會走出教堂陽台,並向現場守候的信徒發表短講。

當次投票未選出教宗時,教堂煙囪會冒出黑煙。(圖/法新社資料照)
已選出新任教宗時,教堂煙囪會冒出白煙。(圖/法新社資料照)

根據規定,教宗選舉每天最多舉行上午2次、下午2次共4次投票,每投票7次可休息1次。如果經歷33輪投票後人選還未出爐,就會以得票數最多的2名候選人進行決選。

教會過去還一度規定,若3日內仍未選出新教宗,樞機主教還會被取消每日多餐的權利,一天只剩一餐可吃,在近期的教宗選舉中則不再嚴格執行。

自13世紀教宗選舉改革後,現今秘密會議召開時間已大幅縮短,持續最久的一次是1740年時的181天。

BBC報導,20世紀初以來的秘密會議平均持續3天,最久的1922年也僅持續5天。2013年方濟各成為首位來自拉丁美洲教宗,以及更前一任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2005年當選時,都只歷經2天秘密會議就產生結果。

目前樞機主教的組成?

根據梵蒂岡官網,目前252名樞機主教中,有135名符合年齡80歲以下的選舉資格,其中53人來自歐洲,延續近幾世紀的趨勢;不過近年來自亞洲的樞機主教人數逐漸上升,目前共有23名,佔秘密會議成員約17%。

BBC分析,在135名有權選舉的樞機主教中,有108名是由方濟各任命,推測未來新任教宗認同或延續方濟各開放、包容理念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BBC也指出,「教宗」代表的意義重大,不僅負責領導天主教會,也擁有對全球14億天主教信徒的最高權威。天主教徒相信,教宗與耶穌基督有直接連結,使他成為重要的靈性引導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