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凍結援外經費,路透社揭露,美方解凍53億美元,當中就包含對台灣的8.7億美元軍援;至於空軍提升制海戰力,由中科院研發空射型的雄三反艦飛彈傳出好消息,有軍事粉專發布,IDF經國號戰機疑似掛載2顆雄三飛彈的測試彈,有望今(2025)年投入作戰測評。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凍結援外經費,評估是否符合美國優先政策,外媒路透社報導,美方近日解凍53億美元,當中,第1波豁免名單包含對台灣的8.7億美元軍援,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則被問到,中共犯台,美國是否出兵防衛台灣?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表示,「我認為我們對台灣的承諾是明確的,多年來我們已經透過多屆政府表達了這項承諾,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強制改變現狀,這是我們的政策,現在仍然是我們的政策。」
美方協助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國軍也持續強化自身戰力,國機國造的IDF戰機有望提升制海能力。
軍事粉專IDF經國號揭露,IDF疑似掛載空射型的雄三反艦飛彈,進行地面滑行,照片可見左右兩邊的機翼,各掛上灰色塗裝的雄三飛彈,彈體有編號,傳出是測試彈,力拚今年投入作戰測評,對此,空軍低調不回應。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認為,「當我們的IDF帶著雄三飛彈飛到一定的空域,比方說往前進,那它的射擊範圍會更廣更大,擴大我們雄三飛彈的打擊半徑。」
雄三飛彈又稱航艦殺手,射程可達150公里,有效反制共艦威脅,目前已有艦射型、陸射型,空軍交由中科院以「雄鷙專案」研發空射型雄三飛彈,因應IDF是輕型戰機,首要難題是將雄三飛彈瘦身、輕量化,一度傳出遭遇瓶頸。
現在照片曝光,軍事專家分析,若IDF能掛載空射型雄三飛彈,攻擊範圍足以涵蓋台海,對共艦進行飽和攻擊。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指出,「我推估射程200公里不是問題,那其實海峽平均寬度不到200公里,掛起來之後,它的扇形火力打擊範圍就可以涵蓋台灣南北兩端,這是沒有問題,未來遂行這種反艦作戰,四機中隊出去,那一方面是擔任掩護組,那一方面也是擔任攻擊組。」
至於負責對台主戰的中共東部戰區,發布空戰訓練影片,聚焦空中攔截、近距格鬥,聲稱演練高強度對抗,升高台海情勢緊張,國軍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