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4)年3月間,寶林茶室台北市遠百信義A13店爆發的食安問題,造成33人受害,其中有6人死亡,也是國內首次出現邦克列酸,甚至還引發中毒的案件。檢方偵辦後,今(21)日依號依《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負責人黎仿軒、王姓店長、周姓廚師、以及阮姓實習生等5人。
餐飲業者黎仿軒在台北經營的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去(2024)年爆出食安問題,造成33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檢方發現,受害者體內都驗出邦克列酸,如今全案偵結,21日依《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黎仿軒、店長、廚師與實習生等5人。
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高一書指出,「粿條長期置於常溫、隨意混裝,致使該病原型菌株生長,因而產生邦克列酸毒素。」
這是國內首次出現邦克列酸,甚至還引發中毒的事件,檢方查出業者未把拆封粿條冷藏,僅放在緊鄰水溝、地面的下層置物籃,以常溫錯放,最久有到63小時,加上打烊後,空調系統被關閉,廚房變得悶熱潮濕,有利邦克列酸毒素產生,粿條因此受污染,店內員工又隨意混裝不同時期拆封的粿條,出現交叉感染,導致全案受害範圍擴大。
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律師劉上銘提及,「這個粿條是不是因為真的像檢方所說63小時沒有冷藏,所以導致有這個病毒的產生,我認為這個邏輯上面會有些疑點。」
檢方痛批黎仿軒犯後推諉卸責、未見悔意,具體求處4年以上刑期,被告律師雖是尊重,對於北檢調查,卻是保有質疑。但案發至今,有受害人說,自身體力變差,甚至腎功能未恢復,更憂心將來恐需要洗腎。
寶林茶室中毒案受害者黃舒君說道,「造成陰影是很大,我到現在都還不敢吃粿條,我也可能不敢踏進那間百貨公司,我的腎功能現在還是只有一半,就是還沒有恢復正常。」
消基會協助全案其中30人提出團體訴訟,總計求償約2億,犯保協會則協助6名死者家屬,申請每人180萬的犯罪被害補償金,目前尚在審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