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在加拿大時間11日早晨逝世於溫哥華家中,享耆壽92歲。他曾與張默、洛夫共同創立「創世紀詩社」,成為1950年代3大現代詩派之一。瘂弦在出版《瘂弦詩集》後將能量放在編輯、評論及戲劇領域,並提攜三毛、蔣勳等作家創作。
台灣現代詩代表之一、文學巨擘瘂弦個人臉書今(12)日凌晨發布貼文表示,「瘂弦安然自如地於加拿大溫哥華時間11日早晨回到神的家中。」
臉書貼文也節錄瘂弦於1954年發表的第1首詩作〈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於是,我閉著眼,把一切交給命運,又悄悄的墜落,墜落,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終於,我落在一個女神所乘的貝殼上。她是一座靜靜的白色的塑像,但她卻在海波上蕩漾!我開始靜下來。在她足趾間薄薄的泥土裡把纖細的鬚根生長,我也不凋落,也不結果,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瘂弦本名王慶麟,1932年出生於河南,在少年時期隨國軍來台,年輕時就以現代詩成名,並在1953年與張默和洛夫創立「創世紀詩社」,作品強調超現實主義,與藍星詩社、現代詩社同列1950年代3大現代詩派,3人也被譽為「詩壇鐵三角」。
台北市文化局藝文刊物《文化快遞》指出,瘂弦詩作大多集中於1953年到1965年,期間出版《苦苓林的一夜》、《瘂弦詩抄》、《鹽》及《深淵》4本詩集,並彙整於1981年付梓的《瘂弦詩集》中,此後就未再發表作品。
瘂弦曾說,他停止詩作理由是承認並安於生活即是詩。而減少現代詩創作後,瘂弦將心力轉往編輯、評論及戲劇。
他在1960年代先後擔任《幼獅文藝》、《聯合報》副刊主編,並提攜三毛、蔣勳、席慕容、簡媜等文學家。瘂弦也作為演員,在1965年飾演話劇《國父傳》中的孫中山,拿下話劇金鼎獎最佳男演員獎。1998年,瘂弦屆齡退休並移居加拿大。
文學家隱地曾對瘂弦成就提出評論,表示台灣若要選10位現代詩人,一定有瘂弦;若選5位,也會有他;甚至只選3位,都還是有他。他的唯一一本完整詩集擲地有聲、力透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