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潰堤引發高度關注,當局多日搶修,於8日晚間成功完成封堵,不過接下來堤防內多達2.1億立方公尺的積水得花至少十數天慢慢排澇出去,而堤防經過高水位長時間浸泡,加上未來10天,長江流域仍有連續性降雨,巡堤查險工作極為重要。
中國央視報導,「8時晚上10時30分,就在剛剛華容團洲垸一線堤防完成了封堵合龍的工作。」
堵口合龍後,將有利於加快垸內排澇和災後重建,有利於減輕第二道防線錢團間堤的壓力。
一線指揮長趙玉鄂提到,「現在水流有點比較急了,我們比較慎重地往前推進。」
目前堤防內積水2.1億立方公尺,退水過快可能對堤防安全造成問題,水位日降幅建議不超過30公分,約12天可排出1.64億立方公尺水量。
中國央視報導補充,「主要是由石塊來形成的,它本身可以起到擋水的作用,但是它防滲的性能要稍微欠佳一些,使用大型的電排和機排進行排澇;另外一個就是等到外湖的水位下降,與垸內的積水形成比較明顯的反差,而且穩定之後再在低防上面開口,讓這個積水能夠自排。」
新華社報導,長江中游幹流九江段、鄱陽湖區和洞庭湖區的江河湖庫水位目前仍然較高,幸運的是天氣為大晴天,有利防汛抗洪,但堤防經過高水位長時間浸泡,堤壩安全在退水期仍有高風險,而接下來10天長江流域可能出現連續性降雨,堤防工作仍得非常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