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有農民指控,稻田附近建商抽取地下水排放,造成今(2024)年一期稻作歉收4成。都發局請教農業專家發現,因為水質含鐵量高,影響稻作根部吸收營養,雖然整個抽排水計畫都符合法規,但會請業者與農民協調補償。
灌溉溝渠一片黃澄澄,堤岸與植物都被染色,台中市南屯區鎮平里1處稻田,當地農民指控附近建商去年11月開始抽取地下水,排入溝渠中,結果今年一期稻作欠收4成,他們質疑是這些水質受到影響所致。
指控農民黃先生表示,「建商抽水排入灌溉溝裡面,稻作就是比別人更遲緩、遲鈍,而且成長的枝數、分枝也較少,分枝少當然就是影響到生產量。」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劉士州說道,「氧化鐵會吸附在稻作根部,讓它吸收養分的時候,會沒有辦法去吸收。」
農民說自己有7分地,以往收成每分地可產出1700台斤稻米,但今年卻收不到900台斤,且稻米生長過程中明顯遲緩,造成最後收入損失至少3萬元。台中市環保局抽檢水質化驗,雖未驗出有害重金屬,但確定鐵質含量較高。
都發局證實,的確有附近建商開挖申請抽排水計畫,但作業並無違規情事,請教過農業專家,認為可能是地下水含鐵量高,影響到稻作營養吸收。
台中市都發局施工管理科股長楊淨伍認為,「據國外的文獻是說,會影響到稻作的吸收養分,影響產量會下降;都發局去協助轉知建案相關關係人去跟農民協調有補償的方式。」
建商並未對外回應,都發局則強調,排放地下水含鐵量較高的確會造成稻作減產,將協助建商與農民協調補償,後續會要求建商適時加深抽水井深度,避開含鐵量較多的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