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進前對日本引進一隻馬來貘「英雄」,結果這隻馬來貘坐飛行機來臺灣的半路,煞不幸死亡矣。經過驗屍,初步推斷馬來貘死去的時,體溫夯到41度,是因為「熱緊迫」引起身軀循環衰竭等等才會死亡。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熱的緊迫造成全身循環性的障礙,跟凝血功能的障礙,引起肺水腫死亡。」
日本橫濱動物園的2歲馬來貘「英雄」,原本是要來台進行血緣交流,結果牠卻在搭機來台途中死亡。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熱雨區長翁紹益回應,「我們先發現就是地上有一攤血跡,所以就趕快透過觀察孔去觀察動物的狀況,將近12時抵達動物園後,開箱後確定就是動物已經死亡。」
園方指出,能確定「英雄」在運送過程有不適、掙扎的情況,但無法斷定牠所經歷的時間。
台北市立動物園和台大獸醫學專家23日進行解剖,初步推斷是熱緊迫所引發的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和肺水腫死亡。對比正常體溫的36、37℃來看,「英雄」死亡時體溫核心溫度高達41℃。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41℃就是很誇張的溫度,大概沒有任何哺乳動物可以在40℃以上撐那麼久,但是41℃是不是就是死亡時候的溫度,就不一定喔,它可能是之後包括細菌發酵,溫度會再度拉高。究竟是什麼樣的樣態引起緊張,我們就必須把整個運送過程攤開來。」
馬來貘「英雄」在運送途中離世,是相當罕見案例,將成為未來動物交換和旅程安排的重要教材;而在全球物種整合保育的趨勢下,後續還是會和歐、日等國機構,持續展開動物族群的保種行動,也會強化各項環節,降低物種的國際運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