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詐欺,政院日前通過《科技偵查法》草案以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正草案,引起民間司改團體擔心有侵害隱私的疑慮。這2天在立院審查,也有立委認為恐造成浮濫調閱等問題,建議涉及輕罪不適用;也有立委認為改採「檢察官保留」。但法務部長鄭銘謙回應,人頭門號氾濫,若採檢察官保留恐增加檢方工作負荷。
聯手被害人設套抓車手,詐騙老問題每天都上演,警方逮嫌犯總是沒盡頭。要有效打擊詐欺,政院通過《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正草案,但民間司改團體批評,修法內容恐侵害隱私與資訊自主,如今送進立院排審也引起立委質疑。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把一些特定的輕罪排除,引誘兒少從事色情業的,這個都是很輕。」
法務部長鄭銘謙回應,「如果說這個拿掉,這個就沒辦法調通聯,脫逃罪這也是輕罪。這個像我們上次殺警案,如果沒有調這個紀錄的話,會延誤時機。」
這回修法重點,放寬了辦案偵蒐的限制,只要警方認定要必要,就能直接調閱嫌疑人通訊使用者資料,可能包含了電信門號、通信時間與IP位址等。
就有立委認為,恐有浮濫調閱問題,建議排除輕罪適用;也有立委表示,改採「檢察官保留」。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提出,「你們現在一步從法官保留,跳到什麼司法檢察官也可以嘛,所以大家會擔心嘛。」
鄭銘謙說明,「主要考慮到人頭帳戶非常多,如果每一件都找檢察官,就是整個人力負荷可能比較吃緊。」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指出,「如果違反偵查公開,你會不會?(我們不會把這個偵查秘密公開)我跟你講,你當然說不會。」
面對各界質疑,法務部長鄭銘謙回應,人頭門號氾濫,若採檢察官保留,恐又增加檢方辦案負荷。
由基層檢察官組成的「劍青檢改」則呼籲民團不該阻撓立法,有關通保法修法草案以及科技偵查法,在立院內外都有激烈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