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草衙區違建聚落 暗藏公共安全疑慮

高雄前鎮新草衙聚落,早年勞工聚集形成違建聚落,當地住戶多只有地上權,後來市府專案讓售,還是有303戶沒在限期內購買,讓違建問題仍然存在。民代也不斷接獲陳情,指出當地多是鐵皮屋較為老舊,有些巷弄連救護車也進不去,公共安全堪慮。

住在每月租金2000元的鐵皮屋內,天花板比一般住家還低,不具名的租客說,悶熱不透氣是日常,就連這次地震也感覺房屋晃動劇烈。

當地住戶說,「比較矮,隔熱板再來就板子,大地震時我在裡面也沒有想要跑,管它壓下來。」、「你看有盆栽、有機車,路本來就不大。」

位在前鎮區的新草衙部落,早年因高雄港拆船業、臨海工業區開發,許多外縣市勞工定居,也讓當地聚落出現許多違建。

市府在9年前制定新草衙自治條例專案,讓售3104戶公有地,期限前還有303戶沒申購,也讓當地多年來原地踏步,有些巷弄窄到消防車、救護車進不來,得靠人力接駁,門牌號碼也亂跳。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彥毓指出,「有些可能就是因為房子轉讓太多次,地籍有一些問題,但是2020年遇到疫情沒有錢申購,現在的狀況是違建還是很多,有一些消防跟公共安全的問題。」

高雄都發局主任秘書林廖嘉宏表示,「在合法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的情況下,目前的都是更新及危老條例,都比過往的新草衙自治條例來得優惠。」

民代說,有人是因房子多次轉讓、天災倒塌難認定等狀況沒購地,希望市府再協助,也要改善公共安全。

市府回應,民眾申購期限已過,若用採取危老改建或都更程序,公自辦都可以,將由都發局全力協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