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陸續有餐飲業者被查出混用美國豬肉,卻沒有清楚標示,引發「洗產地」質疑,新北市再查到有7家業者涉及違規。食藥署宣布,即日起恢復所有進口豬肉100%逐批查驗,對於蓄意標示不食的廠商將移送法辦。
新北市衛生局,到餐飲業者店內稽查,又查到7家業者,豬肉原產地標示有問題。
包括三顧茅廬、好市鍋與鍋台銘等業者,其中3家是完全未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4家業者則是豬肉原產地標示不實,都遭衛生局公告並開罰,未標示可處新臺幣3萬元到300萬元罰鍰;標示不實者最重罰400萬元。
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技正邱雯萍指出,「要保存食品來源以及流向的證明,以備衛生單位查核,並不得有不實標示的宣稱。」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也說,「邊境恢復實施豬肉逐批檢驗,並視狀況再做調整。」
對於各地衛生局,不斷稽查出進口豬肉疑似洗產地個案,食藥署宣布,即日起恢復進口豬肉逐批查驗,這也是開放美豬進口初期,從逐批查驗鬆綁為抽驗後,睽違4年又恢復100%查驗。
進口豬產地引起疑慮,有部份民眾覺得,還是到市場買本地溫體豬比較安心。民眾說:「冷凍豬我比較不喜歡,喜歡傳統市場的。」「我們養的比較紮實,他們進口肉煮起來、滷起來會爛爛的。」
販售台灣溫體豬的攤商說,受到進口豬洗產地疑慮,這幾天生意真的比較好。
對比去年同期,國內毛豬價格當時每公斤平均批發價在85.23元,今年10月7日批發價已經來到96.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