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凍漲今年恐虧2千億 台電9月開電價審議會

今(2023)年下半年的電價是否會調漲,要看9月舉行的電價審議會結果。由於行政院長陳建仁在7月曾表示,電價估計不會再調,因此外界預測,10月起可能不調整電價。不過如果電價凍漲,台電全年虧損可能會高達2千億。

今年4月1日起,為了降低台電經營壓力,經濟部決議平均電價調漲11%。9月4日將先舉行4場有關電價審議會「會前會」功能的工作小組會議,各界關注電價是否再漲?

民眾表示,「不調電費的話,你不是就沒電用了嗎?」、「不能說我每年都漲,但是你到底是怎麼花,這個其實是我們比較關心。」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說明,「目前其實我看不到說,我們台電會預計說要調多少,或者是相關的一些資料,其實應該都是由審議會委員看完之後再去作決定。」

台電回應,就台電財務狀況,會在電價審議會中做報告,並做出最終決定。根據台電最新財報指出,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因為漲電價,電費收入增加到3801億元,加上疫後條例500億元的補助,台電整體收入增加。以平均值來看,台電上半年每個月虧損200多億元。

台電預測,隨著購買煤氣價格下降,加上夏天漲電價,下半年每個月的虧損,有機會降低到150億元到200億元。

觀察台電電價成本資訊,目前每度電售電成本是4.03元,每度平均電價是2.93元,等於每賣出一度電就虧損1.1元。如果要合理反映電價成本,恐怕每度電價要調到4元,漲幅超過2成。

只是行政院長陳建仁,7月表示電價估計不會再調,但專家有不同看法。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認為,「你如果不調電價,然後由政府的編預算來補貼的話,那這個是債留子孫啦。台電的虧損原因在哪裡,你還是要去處理,包括說適當地漲電價。」

專家認為,如果政府最後決議,只漲工業用電電價,恐怕會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消費物價也會跟著上揚,得思考廢核政策有無緩和空間,才能避免台電虧損擴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