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公布7月份的進出口,雙雙大跌超過1成,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呈現衰退,出現兩年來首次通縮。而中國民眾消費不振,房市面臨崩潰,繼去年的恆大之後,另一家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上週連續兩次付不出債息,瀕臨破產邊緣,專家更擔心恐怕會引發金融風暴。
北京街頭由碧桂園開發的大型建案仍在施工,不過這家曾被當局視為模範廠商、中國最大的地產企業之一,卻傳出財務危機,上個星期付不出兩筆共2250萬美元,約合台幣7.2億元的債券利息,引發市場恐慌,股價跌到歷史新低,旗下11家公司債券更從14日開始停牌。而一般民眾最關心的則是向碧桂園買的預售屋,可能變成爛尾樓,或因為房價重挫變得一文不值。
北京居民劉小姐表示,「還是挺擔心的,因為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關心的還是房價,這個對房價會不會有一些影響。」
碧桂園在全中國擁有的建設項目多達3216個,遍布31省,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分析認為碧桂園瀕臨破產,不只衝擊金融市場信心,恐怕也將拖累上下游60多個行業,進一步引發地產風暴。
而碧桂園之所以步上恆大後塵,除了因為中國政府這兩年打房不手軟,更主要是跟房屋銷售量下滑,導致虧損嚴重有關。疫情過後中國民眾的消費力道不見起色,連一般生活所需也十分克制,一位在餐廳工作的董先生,利用午休時間去逛市場,結果什麼也沒買。
北京居民董先生說,「對於現在這個情況是稍微謹慎一點,省一點還是省一點吧,尤其像我們年輕人,現在有房貸,還要養孩子什麼的,需要謹慎一點。」
統計顯示,中國最近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指數雙雙出現負成長,7月CPI年增率為-0.3%,是2021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數。而PPI年增率為-4.4% ,則是連續10個月呈現衰退。至於7月份的出口,則比去年同期大跌14.5%,進口也減少了12%,這些數據都加深了市場對於中國將邁入通貨緊縮、經濟不振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