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三協里養狗多無晶片和結紮 動督盟:全台縮影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選定高雄旗山三協里進行動物普查,結果發現1成4家戶有飼養動物,以狗為大宗,不過養的狗高達7成6未植入晶片、5成7未結紮,另外也發現有超過60隻遊蕩犬會攻擊野生動物,動團認為這裡是台灣社會動保問題的縮影。

高雄旗山三協里位於鄉村地區,為了掌握當地家犬與遊蕩犬現況,動督盟委託志工完成773戶調查。

發現有111戶飼養各種動物,以狗占75%為大宗,約4.7戶就養一隻狗,不過125隻狗沒有植入晶片,占7成6,也有高達5成7沒有結紮。

動物保護行動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指出,「在農業縣的村里裡面,結紮跟晶片是偏低,這個其實也符合都會跟農村之間的差別。」

當地里長表示,有些家戶養了7、8隻狗,放出來也不綁繩,不只吠叫製造噪音,也曾造成車禍。

里長憂心馬頭山生態非常豐富,但遊蕩犬會攻擊野生動物,在地團體也呼籲正視狂犬病威脅。

高雄市旗山區三協里長劉文寶表示,「穿山甲牠的尾巴都被咬去,甚至還咬起來玩,這樣一隻穿山甲就失去牠的性命。」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敏惠指出,「在內門它也是一個狂犬病的疫區,遊蕩犬如果沒有有效管理的話,也會造成除了疾病安全以外,還有生態的浩劫。」

動督盟指出,三協里呈現狀況是台灣社會動保問題的縮影。對此農委會畜牧處回應,家犬沒有結紮,飼主若沒負起責任,就會演變成遊蕩犬問題。因此要做到根本的源頭管理,非常需要地方參與,若全國村里長加入協助,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