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逾半民眾曾遭網路騷擾攻擊 民團籲監督立法加強把關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有超過半數民眾使用網路時,曾被騷擾和遭到仇恨攻擊,其中跨性別族群更有高達7成6的人表示,遭遇這些歧視對待。反誹謗聯盟認為,包括社群網路平台以及政府當局,都有責任透過監督或立法來化解這種現象。

反誹謗聯盟公布年度調查報告發現,去(2022)年美國有52%的成人遭遇網路騷擾和仇恨攻擊,這個數字比起前一年的40%明顯增加。

而從族群的分布來看,非裔、穆斯林和猶太人受害比例都有攀升趨勢,其中又以跨性別人士最高達到7成6。

反誹謗聯盟副主席艾森絲塔表示,「跨性別受訪者遭攻擊的比例最高,因此雖然每個人似乎都在經歷可能更加充滿仇恨的網路,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群體更能感受到這種情況,並且比其他群體更容易在網路上遭攻擊。」

反誹謗聯盟指出,這些網路騷擾和攻擊最常發生的平台是臉書,其次是推特,這可能跟這些平台近來裁員,導致網路安全與可信度機制出現漏洞所致。專家更擔心的是,這些負面言論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演變成暴力攻擊。

艾森絲塔指出,「所有這些大規模槍擊案,兇手在犯下這些罪行之前,都被灌輸了源源不斷的陰謀論、反猶太言論和充滿仇恨的內容,所以這不僅僅是傷人的話,而是經常導致嚴重後果的網路仇恨。」

專家呼籲社群網路平台應加強把關,讓騷擾和仇恨言論無法在網路橫行,同時建議政府透過「反起底」立法,杜絕針對個人的網路攻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