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 睽違44年攜個人創作重返蘭嶼

今(2023)年5月來自北歐挪威的國寶級薩米原民藝術家馬漢士,來台灣辦了一場特別的「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馬漢士44年前第一次來台,在各地及蘭嶼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睽違44年後,馬漢士帶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重返心心念念的島嶼。是什麼樣的機遇牽起這段緣分?蘭嶼經驗對身為北歐原住民的藝術家又有什麼影響?

橫跨半個世紀,穿越半個地球,一場在半年內發生的奇蹟之旅。

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說道,「在這裡度過很美好的時光,因為我在1979、1980年,我想過很多,我一定要再回去,所以我現在在這裡了,我覺得很高興。」

受邀展出的藝術家馬漢士來自北歐的挪威,高齡78歲的他是北歐的原住民薩米人,馬漢士44年前曾來過台灣,足跡遠達蘭嶼,沒有邊界的地圖是馬漢士美學的中心思想,來台灣辦展是馬漢士重回記憶的路徑。路的另一端是他心心念念的蘭嶼,以及曾經在那裡帶他如家人的朋友。

馬漢士友人周朝明提及,「當然期待。」記者問到,「你見到馬漢士第一句話想跟他講什麼?」周朝明回應,「馬漢士,Shimanewan,好久不見。」

當年周朝明騎機車載著馬漢士環島多次,馬漢士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紀錄,島上許多角落都有兩人友誼的見證。時間為小島帶來許多改變,不過馬漢士當年親眼目睹的核廢料儲存場,卻仍然屹立,曾參與挪威環境運動的他,談起當年的景象仍歷歷在目,他透過藝術創作,傳達對飽受壓迫的原住民文化,生態自然議題的反省和思考。

馬漢士表示「我想要分享在這裡曾感受到的喜悅,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台灣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雅美(達悟)人也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