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關心露西亞拍烏克蘭戰爭,烏克蘭南部,由露西亞掌控的赫爾松地區,有一个大型水壩,初6水壩煞予人炸掉,有80个庄頭攏做大水。赫爾松市區也攏淹水,欲到四萬人緊急撤離。(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位在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地區,聶伯河上的新卡科夫卡水壩,上方有一座儲水量達1800萬立方公尺的超大型水庫,不僅是當地農業灌溉與居民飲用水的樞紐,還是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札波羅熱核電廠,核反應爐冷卻用水的來源,以及把水輸送到克里米亞半島的主要渠道。
六號上午水壩遭不明勢力炸毀後,滾滾洪水從破口順流而下,沿岸80個村落成了一片水鄉澤國,新卡科夫卡市知名的建築文化宮一半都泡在水裡,天鵝優游自在的在大門前滑過,這景象甚至是荒謬。這場大水估計要四五天的時間才會消退,當地官員表示緊急撤離了四萬居民,其中聶伯河西岸烏軍勢力範圍有一萬七千人,東岸俄軍掌控區有兩萬五千人。
赫爾松居民,歐克桑娜表示:「我不知道,所有的東西都被淹了,所有的家具、電冰箱、食物、所有的花,一切都漂在水面上,我不知道要怎麼做。」
赫爾松居民,思維塔拉娜表示:「是的,更多的恨、更多的憤怒,我希望他們(俄羅斯)全都去死。」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稱水壩遭破壞之後,已經有150公噸的原油從水壩機械中流出,後續還可能會有300公噸的原油洩漏,科學家正等待洪水消退才能全面評估對環境的影響,但一位前政府官員警告:「這可能是自車諾比核災以來最嚴重的生態災難。」受這起事件的影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六號也出現上漲的走勢。
歐盟、國際社會譴責聲四起,基輔與克里姆林宮相互指控對方是凶手。烏克蘭指水壩位在俄軍掌控區,這是他們為了阻礙烏軍反攻行動所使出的手段;而當地親蒲廷的國會議員則指,這是烏軍為了破壞地雷區所執行的軍事攻擊。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指出目前仍無具體證據能釐清誰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