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指AI邏輯推理有待養成 短期不影響生計

自從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出現後, 有哪些工作可能被AI取代成為熱門話題。然而有數學家認為,目前AI根據數據所做的推理與歸納,無法確保是否正確,短期內應該不會威脅數學老師的生計。

自去年11月以來,Open AI的ChatGPT、Google的Bard以及微軟的Bing相繼出現後,這些AI聊天機器人能做的事情愈來愈多,不只能寫論文,還能創作圖文、影音,算數當然也不成問題,讓許多人覺得自己的專業受到威脅,老師也被點名是最容易被取代的職業之一,但數學家並不這麼想。

雪梨大學數學研究所主任兼教授威廉森認為,「AI在短期內不會取代我,因為AI不會推理,因此我們每天做的那些困難、費力的思考,這些數學家們在做的事情,AI到現在還是無法順利完成。」

其實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使用的計算工具推陳出新,從測量器具到柏洛茲加法計算機、奧德納四則運算器等等,再到現在的先進的電子設備,數學家被機器取代的說法並不新鮮,過去也的確也取代了部份數學家的工作,例如精密的炮彈計算器,就取代了軍艦上的數學家。

不過現今數學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數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計算,而是需要運用邏輯去解決各種問題。

威廉森表示,「如果使用傳統計算方式來計算,我知道它在做什麼,如果它告訴我答案是這樣,我知道為什麼,因為它做了以下計算,所有的步驟都是可追尋的;但現代人工智慧系統,你通常無法明確它到底在做什麼,沒有人能解釋ChatGPT在做什麼,它是如何產生答案的。」

數學家們指出,他們必須要懂得邏輯與推理,目前AI還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它依賴數據,不能做出在每個情況下都正確歸納。另外,對於AI強大且未知的潛力,雖然令人感到興奮,但也認為需要好好討論該如何應用與規範,才不會闖出大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