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新城海堤受到海浪侵襲砂灘流失嚴重,部分海岸線越來越短,嚴重影響民眾居住安全,地方建議將蘇花安工程挖出來的大量土方載去養灘,相關單位正在評估。
來到花蓮新城鄉與秀林鄉交界的新城海堤,以往這裡的砂灘到海岸線還有200多公尺,但現在僅剩下不到50公尺,最嚴重的地方就在秀林國中後方。
附近民眾表示,「年輕的時候,我跟你講差不多200公尺。(大概有花了多少時間縮退到這邊來?)差不多40年。(那您知道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嗎?)不知道耶。」
新城海堤的砂為何消失,主要是遭海浪侵襲帶走,加上近年來沒颱風,一旁立霧溪的砂石沒有沖刷下來,如果無法減緩沙岸消失,在地議員希望能將蘇花安隧道工程挖掘出的大量土石載來養灘。
花蓮縣議員邱光明指出,「剛好有這個蘇花安的工程,那個土方量一定會很大,那可以移到我們新城海堤,侵蝕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們要趕快來防治。」
不過,目前公路總局規劃,蘇花安的土方挖掘出來後,大部分是用於崇德與和仁路堤,這樣一來,剩下的砂石是否足夠長達1.4公里的新城海堤使用,還有附近海流強勁,填再多的砂,也可能還是又被海流帶走。
經濟部第九河川局副局長阮香蘭表示,「填下去很可能那個效果沒有辦法那麼大,那主要是這邊海流也大,那那個砂源要這樣用人工來運途,可能可以小段啦、小範圍,可是要這麼長段,其實我們是覺得不是想像中說,填下去就一定能造出那個灘。」
第九河川局強調,近年來花蓮市北濱到吉安化仁海堤養灘成功,主因是該區域海流較慢,因此興建離岸堤可有效讓砂石回流,但這也是耗費10年4億才達到的效果,新城海堤養灘計畫還要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