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保署最新出爐的酸雨監測,雨水最酸前5名都在北部,新竹pH值5.29,擠下蟬聯4年榜首的中壢,成為全台降雨最酸地區。不過,學者表示全台去(2022)年14座酸雨測站雨水pH值平均5.75,高於酸雨定義值pH5.0。
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大氣系進行全國酸雨監測和成分分析調查,蒐集2021年全台14座酸雨測站資料,有效樣本數1039件,雨水最酸前5名都在北部,其中以中壢和新竹測站較高。
民眾說:「主要就是酸雨如果影響環境的話,也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會怕有一些疾病上面的問題。」
但也有民眾認為,「酸雨還好啦,因為你又不會在外面淋雨呀。所以我覺得還好耶,除非你在上面有淋到雨呀。」
根據環保署最新出爐的酸雨監測,新竹pH值5.29,擠下蟬聯4年榜首的中壢,成為全台降雨最酸地區。
但其實全台去年14座酸雨測站雨水pH值平均5.75,高於酸雨定義值pH5.0,都已脫離酸雨區。
中央大學教授林能暉指出,「過去30年來,我們的pH值從可以小於4.5,一路攀升到現在都已經超過5.0以上。」
桃園市環保局空保科長張書豪說明,「大廠鍋爐的改善,氮氧化物也因此減少了,排放超過6000公噸;硫氧化物這些致酸根離子的部分,也減少了3000公噸。」
學者表示,這些年硫氧化物幾乎控制,剩下氮氧化物,像是工廠排放源跟移動車輛,尤其移動車輛管制是形成都會區酸雨的主要來源。
桃園針對空污管制策略,除了協談大廠自主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外,也針對高污染潛勢事業全時監控,推動全國首座機場、醫療院所空氣品質維護區;另外積極推動六都最便利電動機車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