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適逢國內疫情進入高峰,加上節慶後南來北往。有醫師直言,疫情擴散比預期快速,預計9月底到高峰後,還要一個多月才會往下走。等於說,國內疫情要到11月中下旬才有趨緩的機會。
隨著國內防疫走向與病毒共存,中秋連續假期指揮中心並未建議民眾減少移動,認為打完疫苗也非高風險族群就可以正常聚會。醫師觀察,中秋節前,其實BA.5疫情攀升得就比預期來得快,依照這樣的曲線,預估9月底BA.5疫情來到高峰,接下來一段時間會維持在高原期,再逐步趨緩。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說:「中秋的一個戶外,可能大家去郊遊烤肉這樣一個群聚,的確是有可能上修到,(高峰)6萬甚至7萬都有可能,峰值以後還會大概一個半月才能夠會回到谷底,平原期,所以也就是大概11月中的時候,才會比較穩定。」
醫師表示,國際最新研究顯示,第4劑疫苗施打原始株疫苗,與次世代疫苗,保護力相差不大。因此因應這一波流行,建議符合資格者可以趕快施打現有疫苗,不必再等。
兒科醫師則提醒,目前我國兒童因新冠肺炎死亡有31例,其中有12例腦炎,算是亞洲國家中相對比例較高的。因應疫情再起,萬一家中孩子確診,家長可以小心觀察是否有走路不穩、意識改變等狀況,儘早就醫治療。
林口長庚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明,「他在(確診)7到14天或21天之後,如果他有產生一些神經學的一些改變、意識不清、頭痛或是昏睡,擔心他會不會有可能產生所謂的ADEM,就是急性播散性的腦脊髓炎。」
醫師分析,兒童確診後7到14天,都還是要小心留意後續的症狀。在這一波BA.5疫情流行期,兒童除了施打疫苗,還是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密閉空間群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