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封控生意差 中國店家上街經營餐車拚再起

中國對疫情堅持「清零政策」反覆封城,很多店家因此倒閉。為了求生存,一些餐廳老闆放下身段到街頭擺攤,當局也從原本的嚴格限制,改為鼓勵大家投入小本生意。

北京的夜市湧入摩肩擦踵的人潮,裡面吃的、用的什麼都有,叫賣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跟台灣夜市十分相似。原來開酒吧的康先生,因為疫情不景氣關了店面,聽說夜市人多,乾脆把閃爍霓虹燈搬上餐車,開起行動酒吧重新出發。

康先生說:「我在網路上看到在南方,貨櫃箱集市非常火爆,我特別希望北京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貨櫃箱集市,我能參與其中。」

另一位販賣印度香品的蘇先生,本來也經營實體店面,因為疫情倒閉後,貨品堆在家裡不是辦法,於是也開著行動貨車來夜市碰碰運氣。

蘇先生表示,「現在不是經濟復甦嗎?大家都過來擺攤做生意,人流挺大的,也增加點自己收入,挺好的。」

過去在北京,像這樣開車到市集擺攤有嚴格限制,但在疫情趨緩,政府鼓勵復產復工的前提下,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這種小本生意,夜市的規模也就自然形成。當地的珠寶設計攤商王小姐就提到,「其實說實話,這些小東西沒什麼錢賺的,但是確實在這裡,我能遇見很多有趣的朋友。」

萬一疫情又有變化,行動貨車或攤販具有隨時移動的優勢,這種具有高度彈性的經營模式,在非常時期成為拚經濟的最佳管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