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將無魚可吃 民眾黨籲速提「海洋保育法」

近年來海洋開發案的離岸風電過度捕撈、海洋汙染,已經造成海洋生態浩劫,學者指出,根據研究,過去40年已有39%海洋物種減少,29%魚種正處於瀕臨滅絕邊緣,估計到2050年人類將無魚可吃。民眾黨團也呼籲行政院應儘速提出「海洋保育法」,接軌國際2030年保護30%海洋目標。

舉手板呼籲重視海洋保育,民眾黨立委會同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強調過度捕撈、海洋汙染已經造成海洋生態浩劫。

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表示,「在過去40年裡有39%海洋物種已經減少,有29%的魚種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一個邊緣,那麼換句話說,到了2050年人類將是無魚可吃。」

民眾黨立委也指出,根據漁業署統計,台灣漁業生產量從2011年的122萬公噸下滑到2020年的88.5萬公噸,減少近3成。中研院15年來監測也發現,魚種從147種掉到只剩37種,2020年台灣更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全台有3到4成珊瑚死亡,海洋保育迫在眉睫。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表示,「怎麼樣可以跟漁業友善,怎麼樣給他們一個補貼讓國家公園的設立還有這個禁漁區,我們有這樣的立意很好,依照我們看在執法一定是非常困難。」

專家強調,立法很重要但執法更重要,海洋保育法應明定執法人員編制、職責,實際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民眾黨團也呼籲行政院應儘速提出「海洋保育法」,接軌國際2030年保護30%海洋目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