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違規亂象層出不窮,民眾拍照檢舉件數逐年增加,也衍生不少糾紛。因此交通部初擬修改現行檢舉制度,明列16項民眾可檢舉事項:包含闖紅燈、惡意逼車等;但違規停車沒被列入引發質疑。交通部則說,一般違停還是可以舉發,但建議民眾立即通報警方,而非事後檢舉。
交通違規亂象層出不窮,但民眾拍照檢舉卻也衍生不少糾紛。因此交通部初擬修法,「有條件限縮」民眾權限,表列16項可檢舉項目。
民眾鄧先生認為,「不能說就是一直這樣檢舉,這樣會造成很多人困擾,可以舉報,可是不用到檢舉。」
但民眾林小姐認為,「我覺得原本的(制度)應該就是挺OK的,因為民眾就是可以幫忙,看一些就是你看不到的地方。」
民眾對此有正反意見,交通部初步擬定包含違規闖紅燈、不禮讓救護車、消防車先行,還有蛇行、逼車、危險駕車等行為,都被列在這次修法的檢舉名單中。交通部強調,由於民眾檢舉量大,造成警察的業務量暴增。
交通部路政司專委李昭賢說:「我們常常接到就是說有很多那種大量針對性、惡意性的一些特別的檢舉,那大家覺得說這個制度有改善空間,初擬的一個相關條文草案,來做為討論的基礎。」
未被納入的項目,交通部表示,像是酒駕需要科學儀器認證;改裝車或無照駕駛則涉及車輛設備或駕駛人資格,較不適合民眾檢舉。至於一般違停還是可以舉發,但建議民眾立即通報。而交通部初擬的檢舉制度還沒正式上路,卻已經提前掀起話題。
民眾鄧先生認為,「不能說就是一直這樣檢舉,這樣會造成很多人困擾,可以舉報,可是不用到檢舉。」
但民眾林小姐認為,「我覺得原本的(制度)應該就是挺OK的,因為民眾就是可以幫忙,看一些就是你看不到的地方。」
民眾對此有正反意見,交通部初步擬定包含違規闖紅燈、不禮讓救護車、消防車先行,還有蛇行、逼車、危險駕車等行為,都被列在這次修法的檢舉名單中。交通部強調,由於民眾檢舉量大,造成警察的業務量暴增。
交通部路政司專委李昭賢說:「我們常常接到就是說有很多那種大量針對性、惡意性的一些特別的檢舉,那大家覺得說這個制度有改善空間,初擬的一個相關條文草案,來做為討論的基礎。」
未被納入的項目,交通部表示,像是酒駕需要科學儀器認證;改裝車或無照駕駛則涉及車輛設備或駕駛人資格,較不適合民眾檢舉。至於一般違停還是可以舉發,但建議民眾立即通報。而交通部初擬的檢舉制度還沒正式上路,卻已經提前掀起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