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不知名的野菇,千萬別亂吃,花蓮的水源村有民眾向警方報案,說她的家人將採集到的野菇送給村民,但她上網查詢後越想越不安,深怕送出去的是毒菇。幸好員警聽完描述後,立刻認出這名男子身分,成功攔截村民將毒菇吃進肚。
報案民眾慌慌張張、描述家人把野菇送給路人的經過,深怕再晚一步就有人要命喪黃泉,員警聽完這名拿毒菇的村民特徵,立刻認出是徐姓男子,幸好警車趕到時毒菇還沒被吃下肚。
花蓮縣水源派出所長曾憲維表示:「在確認該位村民的住處後,員警立即趕赴現場,所幸經警示毒菇尚未起鍋,在場無人誤食,成功攔阻了意外的發生。」
但讓人著急的是,這名徐姓男子又把野菇分享給另一位章姓友人,好險經鄰居提醒這些都是毒菇,章姓男子才將煮成湯的毒菇丟進垃圾桶,幸運逃過一劫。
章先生說:「還好是隔壁說那個是毒菇,隔壁就跟我講你那個是毒菇,拿一塊給他們看,唉,這個不是香菇,我要是喝了湯,就一起去死。」
其實王姓女子一家人採到的綠褶菇,時常被誤認成可食用的雞肉絲菇,因為兩者的顏色、外觀都很像,不過一旦誤食綠褶菇,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血便、脫水等腸胃中毒症狀。
退役野外求生教官陳孟志成表示:「雞肉絲菇它比較偏白,然後你講那種綠褶菇它偏一點米白色,綠褶菇上面會有一點粉狀形的東西。」
專家提醒,一般毒菇特徵包括顏色鮮豔、受損或煮過之後會變色,枝幹纖維較粗不易折斷。就算有稍微辨識毒菇的能力,也最好不要在野外採集菇類食用,以免發生憾事。
野生毒菇送路人險害命 花蓮警及時攔阻
溫嘉楷 郭品慈 王興中 /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