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結構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便利的超市讓菜市場逐漸式微,但菜市場還是有許多趣味的所在。這裡是高雄的傳統市場,菜販林崑山與我們分享他的一天,早上三點到果菜市場去批貨,六點半到松江早市擺攤,下午再到黃昏市場,直到晚上七點。這是林先生與他八十歲父親的日常。
菜販林崑山說:「六點到這邊就開始賣,整理一下就開始賣菜了。現在人口比較少,都沒有在買了,都買一點點而已。」
傳統市場是採買的好去處,不過,不難發現現在的榮景大不如前,生意愈來愈不好做,閒置的攤位也不斷增加。會有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家庭結構及消費習慣的改變。
攤販郭俊明說:「現在的生意比以前差很多了,現在都是傳統的事業已經在沒落了。」
雖然如此,傳統市場仍有許多難以取代的優點。
消費者梁佩純表示:「我還滿喜歡在傳統市場買東西的,像葉菜類、水果、魚類。」
消費者林佳妏也說:「我都是會來菜市場買菜,感覺這樣比較新鮮,然後選擇比較多。」
雖然還是有很多傳統市場的愛好者,不過,如何因應時代潮流的變遷,仍是傳統市場不可忽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