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著名景點七股鹽山,因為雨水溶損,不僅變矮少了3公尺高,加上近期的連日大雨,底座更有崩塌現象,鹽場強調,目前正再處裡。
白色的鹽堆成一座大山,這就是台南有名的七股鹽山。2002年七股鹽場開始不產製工業用鹽後,整座大鹽堆保留下來,隔年更變成七股鹽山開園開放觀光,16年來也吸引許多遊客遊憩,不過最近卻被發現鹽山不只變矮,甚至底基還出現崩塌的狀況,這也讓外界擔心遊客的安全,遊客說,「覺得說很像隨時會崩塌、掉進去,」
對於鹽山的安全性被質疑,七股鹽場場方也出面說明,強調鹽山每一、二個月就會用從澳洲進口的艙底鹽,來修補裂縫和崩塌處,加上鹽山底層崩塌範圍不是很大,崩損深度最深也只有約1.5米,這並不會對遊憩安全造成危險。
七股鹽山佔地約1公頃,底座圓周約400公尺,但16年下來,鹽山不只有因雨水溶損的問題,還有卡灰塵變黑的困擾,沒有辦法完全呈現白色鹽山景觀,七股鹽場強調,未來除了修補鹽山底座之外,也會不定期鋪鹽美白,讓看起來像灰色的土堆,成為名符其實的白色鹽山。
七股鹽山矮3公尺 遊客憂安全
溫正衡 / 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