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新鮮羊奶卻是用牛奶粉調製,台南市調查局破獲一處地下工廠,在販售的各種口味羊奶中,攙入不同比例的牛奶粉。業者坦承是為了降低成本和羊騷味,經營10多年來,不法獲利初估2千萬。
台南市調查處副主任李明印說明,「混充牛奶粉跟奶精,最主要是要降低成本、節省成本,而且要降低羊騷味。」
業者所販售的「小叮噹鮮羊奶」,從84年銷售至今,訂戶約500戶,瓶身上卻沒有標示成分和保存期限,引發民眾疑慮向衛生局檢舉,調查局前往搜索時發現,工廠藏身安南區一處民宅,沒有工廠營業登記,更沒有任何殺菌設備,業者自行從山上區某牧場購入羊奶,再以不同比例的牛奶粉、奶精和香料加入銷售的羊奶內,甚至有些口味,完全沒有羊奶成分。
李明印也說,「有的產品他也承認,一些口味是連一滴羊乳都沒有,他純粹是用牛奶粉去調配,再加上一些香料,或者是其他調味的食品添加物。」
台南市調查局當場查扣1700多瓶羊奶和400多公斤牛奶粉等原料,初估業者每月獲利20多萬,10多年來犯罪所得超過2千萬,且已觸犯食安法攙偽或假冒情況,最重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8000萬元以下罰金。
業者所販售的「小叮噹鮮羊奶」,從84年銷售至今,訂戶約500戶,瓶身上卻沒有標示成分和保存期限,引發民眾疑慮向衛生局檢舉,調查局前往搜索時發現,工廠藏身安南區一處民宅,沒有工廠營業登記,更沒有任何殺菌設備,業者自行從山上區某牧場購入羊奶,再以不同比例的牛奶粉、奶精和香料加入銷售的羊奶內,甚至有些口味,完全沒有羊奶成分。
李明印也說,「有的產品他也承認,一些口味是連一滴羊乳都沒有,他純粹是用牛奶粉去調配,再加上一些香料,或者是其他調味的食品添加物。」
台南市調查局當場查扣1700多瓶羊奶和400多公斤牛奶粉等原料,初估業者每月獲利20多萬,10多年來犯罪所得超過2千萬,且已觸犯食安法攙偽或假冒情況,最重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8000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