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今天投票,國家主席習近以2,970票贊成,達到全票連任;王岐山則以2,969票,當選副主席,正式確立習王體系。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不久前,才簽署「台灣旅行法」,學者認為,兩件事交錯在一起,讓未來的美中台三邊關係,更顯得詭異多變。
中國人大會議17號上午召開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以2970票的全票數,連任國家主席,兼任軍委主席;復出的王岐山,以2969票、1票反對票,當選國家副主席,習王體系的建立也牽動中台關係變化。學者認為,從中國的對台31項措施等手法分析,未來習近平對台恐將「軟硬兼施」,中國對台施壓力道趨向極化。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所教授林文程表示,「 不管是從經濟上、人才上來挖空台灣,或是在國際上步步進逼,對台灣更進一步的打壓,這個或許都可以預期,所以這一方面,硬的、軟的,都可以軟硬兼施。我們倒不預期他會有所改變中台關係。
受美國牽動,由於美國總統川普16號,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是否代表中國若要封鎖台美關係有了缺口?學者認為,還有待觀察。不過,如果習近平對台態度不變,兩件事交叉發酵,未來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只會更詭異多變。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袁易表示,「在此時此刻,我們看到過去的低潮,現在又顯現一個新的跳躍。就整體而言,台灣的未來,包括跟大陸、跟美國都處於一個高度的變動挑戰期。」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認為,「 兩岸關係跟台美關係同等重要,我們也呼籲中國大陸,應該理性來看待兩岸之間的這些困難的事情。」 邱垂正表示,不便評論習王體系,但呼籲中國理性看待兩岸關係的現實,透過溝通和對話化解分歧,讓兩岸有機會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