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般米飯,這一鍋主食有米豆、樹豆、薏仁、糯米跟小米,不只豆類種類豐富、更是營養滿分,這是台東卑南族人,隨四季變化耕種、端上餐桌的食物。 ==台東達魯瑪克部落族人 蘇秀麗== 因為我們吃東西 我們都是看季節吃 攝取多元的豆類,就是聯合國將2016年訂為國際豆類年、所要推廣的觀念,希望各國除了黃豆、花生,也能更重視多元種植對土壤的好處,以及健康價值。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 素食的人口呢 因為只有一個黃豆 所以豆類加工品 就變得非常的盛行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希望,農偉會能鼓勵更多元的豆類種植,不要再把資源通通集中在稻米的補貼,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示,這是政府正在走的大方向,只是改變需要循序漸進。 ==農委會主委 曹啟鴻== 你單單我們要試著 對綠色直接給付 它就立刻傳出說我們要滅農了 所以我們要有一段時間 其實在1972年,台灣的雜糧生產面積高達38萬公頃,其中大豆高達3.6萬公頃,但是過了四十年,面積銳減了20倍,也因此民間團體希望政府以政策性鼓勵雜糧生產,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 記者 林靜梅 張國樑 台北報導
雜糧生產面積縮減 民間籲鼓勵豆類種植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