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絕細小粒子 一般口罩效果有限

許多民眾現在對細懸浮微粒PM2.5聞之色變,不過有學者研究,比較容易跑進肺泡的是比2.5還更小的粒子,大約是0.2到0.5微米的物質,而一般的活性碳口,無法阻擋這些微小粒子,不過也有學者提醒,使用N95的口罩如果沒有密合戴好恐怕吸得更多。 中國紀錄片「穹頂之下」揭露中國霾害問題嚴重,也讓國內民眾十分關切細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PM2.5是指粒徑2.5微米以下的顆粒,不過其實2.5微米大的顆粒,人體吸入後容易沉降在頭部區,比較會長驅直入肺泡的是顆粒更小的次微米粒子。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陳志傑== 從0.2到0.5微米這部分 是最容易穿透 進入到我們最深層的肺泡去 它是最容易穿透 可是也最容易被呼出來 其實要阻隔這些極小粒子吸入體內,戴一般口罩、或活性碳口套,效果有限,學者指出,戴上阻抗性高的P1、甚至N95口罩,防護效果會好很多,但如果沒有確實密合戴好,恐怕會有反效果。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陳志傑== 越高級的這些口罩阻抗越高 如果沒有密合的話呢 你從那些沒有密合 進去的量會更大 反而是造成整個效果變成不好 陳志傑教授強調,PM2.5中,次微米粒子進入肺泡的機率,也比顆粒又更微小的奈米高,但對身體的毒害程度,還必須要看成份與溶解度、非常複雜,需要更多研究驗證。 記者 林靜梅 郭俊麟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