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法修法公聽 業者:訂國片放映比例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
為了振興電影產業,已經超過30年沒有大幅修正的電影法,目前已經有包括行政院在內的4個修法版本,而為了凝聚共識,今天立法院有一場公聽會。
相隔八年,最近將推出個人第二部電影「愛琳娜」的導演林靖傑,應邀出席電影法修法公聽會,他無奈的說,雖然新片的試片觀眾反應不錯,但卻面臨沒什麼戲院有興趣播映。
==電影導演 林靖傑==
大家都說我是個藝術片的導演
那我就盡量拍一部大眾的商業的
台灣一般觀眾的
共鳴跟反應也都很大
但是偏偏就是上不了戲院
那這是個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求不到播映的戲院和場次,林靖傑說,最終結果就是慘賠收場,所以這次可能將是他最後一次出席電影相關活動,但他更擔心未來的年輕人,愈來愈沒有創作餘地,台灣電影將可能消失,根據台北市影片公會統計,去年共有39部國片,在台北市票房約3.8億,只有KANO、看見台灣、等一個人咖啡和大稻埕獲利,九成的國片都上片不久,就黯然下片。
==電影發行商 李亞梅==
韓國政府立法規定
戲院一年365天
國片的映演這個比例
我們新的電影法裡面
應該也要把這個部分
寫得更明確一點點
直接看是不是能夠
跟戲院業者達成這樣的協議
台灣影片國產票房的
市佔比應該會提升
目前台灣、中國、韓國本土電影市佔比,台灣僅一成多,中國高達五成八,南韓更高達六成,有發行商指出,韓國從1995年立法強制所有電影院所有廳,一年至少得播146天的國片,在2006年曾下修到剩73天,國片市佔率就大跌,可見立法保障國片的映演空間,對振興國片有明顯的助益,部分與會人士希望國內電影法修法也能展現魄力,放進法裡。
記者 陳姝君 陳立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