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新手法 "支付命令"成歹徒幫兇

原本用在快速解決債權糾紛的支付命令,現在也變詐騙集團的工具。詐騙集團利用[支付命令]不用提出證據資料,說受害的姓黃的婦人欠將近5千萬元,要求付錢,這婦人不理他,沒想到法院竟然照詐騙集團的聲請,扣押財產。 帶著口罩,哭到哽咽的這位黃姓婦人,去年八月,收到法院核發的支付命令,指稱她因為投資借貸欠款將近5千萬元,由於黃姓婦人過去在101年時,曾被詐騙四次、金額高達207萬元,這回決定不予理會,沒想到就這樣揹了一屁股債。 ==受害人 黃女士== 現在這個我就沒去理睬 也不知道事情會那麼嚴重 說到激動處,忍不住落淚,而根據現行法令,支付命令不需進行實質審查,只有形式審查,債權人也就是詐騙集團,並不需要提出證據資料,而黃姓婦人在收到支付命令後,也沒在20天之內提出異議,法院就能依詐騙集團的聲請,扣押財產。 ==律師 陳居亮== 就現行法律規定的話 支付命令的話(債權人) 是可以不用附上那些 所謂債權憑證的證據資料 只要債務人不去提出異議的話 就發生形同確定判決的效力 以現在制度來講的話 這個救濟機會幾乎是零 ==國民黨立委 江啟臣== 如果沒有異議 一般人不知道就視同判決確定 你就要付這個錢 法律跟法院就變成是 淪為詐騙集團的幫兇了嗎 詐騙集團利用法律漏洞,以支付命令進行詐騙,立委也將針對民事訴訟法第511條和513條進行修法,不要讓不須提出證據資料的支付命令,變成詐騙集團詐財的手段。 記者 林欣儀 彭耀組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