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署:牛舌屬牛雜 非內臟可開放

最近引發爭議的一批美國牛舌、後來因為廠商撤回進口申請、讓一場風波暫時落幕;不過衛生署在昨天也再次開會認定、牛舌是屬於牛雜、並不是內臟,依法還是可以進口。 消基會等民間團體代表,站在衛生署大門口外,大聲喊口號、希望民眾能盡量參與、全民反美牛公投第二階段的連署活動,拒絕讓有風險的美國帶骨牛和內臟等產品,進口到台灣。 消基會擔心,未來美牛進口台灣,遲早會走向全面開放,不但整頭牛可都可以進,甚至連30個月以上的牛肉都不再設限,對民眾健康將造成很大威脅。美國打算擴大進口牛雜到台灣,連續兩天中午、衛生署、經濟部和農委會臨時舉行聯合記者會,前一天還同聲表示牛舌是雜碎、不算內臟可以進口,沒想到隔天突然改口、建議牛舌暫緩進口。面對外界質疑,衛生署長楊志良還是強調,政策沒有大轉彎。 究竟牛舌、牛鞭等部位,到底是算內臟還是牛雜? 獸醫系教授表示,各國定義都不同,但牛舌是不是內臟並不是爭議的重點,風險部位的控管,才是首要考量 而面對外界爭議,衛生署也緊急開會,結論還是沒有改變,認定牛舌屬於牛雜類,並不是內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