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到棲息地被破壞,以及氣候暖化的影響,一種台灣特有的小黃鼠狼,現在只剩下一百多隻,如果再不好好保護,牠們可能就要在台灣消失了。 全身黝黑,前後足邊緣有白色硬短毛,看準獵物,噗通跳下水,神準又快速,這隻台灣特有種─水鼩,生活在海拔三百到二千公尺的溪流中游,過去很少被發現,它是尖鼠科唯一在水中生活的台灣特有種。 過度開發,棲息地污染再加上破壞,水鼩的生存受到威脅。同樣受到威脅的還有「小黃鼠狼」,身長15到20公分,尾巴就佔了身長一半,6.4到9公分多;一直被學界誤會是大「黃鼠狼」的親戚,最近才被「正名」。學術界經過層層比對,赫然發現牠竟然是台灣特有種,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存在三十萬年,最可能有血緣關係的近親,在遙遠的北海道。 小黃鼠狼分佈在合歡山區和玉山塔塔加的箭竹草原和二葉松林,體型太小捕食小老鼠維生,牠的天敵是同一個生活圈的大黃鼠狼,現在被農委會林務局列入新版的野生動物保育名錄,學者憂心,氣候暖化再造成食物鏈改變,目前推估大約只剩下一百多隻的小黃鼠狼,如果再不重視保護,恐怕面臨絕種的危機。
水鼩.小黃鼠狼 生存大作戰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