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災區啟動防颱撤離計畫 撤離方式、不配合罰則一次看

氣象署預估準颱風「風神」可能生成,且移動路徑有機會影響花蓮,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已制訂光復災區防颱撤離計畫,並於今(16)日公布相關細節,初步規劃分兩階段撤離逾1300名居民,撤離方式則會採垂直避難、疏散撤離與收容安置等3種並行。本次防颱撤離詳細方案為何?民眾撤離時要準備哪些物資?不配合撤離會有哪些罰則?

為什麼這次要撤離災區居民?

雖然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狀況穩定,暫無立即危害,但由於氣象署預估準颱風「風神」可能在本週末生成,且後續路徑有機會影響花蓮帶來風雨,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已啟動防颱準備。

為因應本次防颱準備,「中央前進協調所」也於昨(15)日改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

原本規劃中還包含兵棋推演、實地演練等2階段演練,但由於時間緊迫,因此不會進行演練。前進協調所重心將從復原工作轉為防颱,分三階段強制疏散居民撤離,「從今天開始,也就是16日至18日這3天,我們會保持高度戒備。」

中央規劃撤離方案為何?

中央協調所說明,經昨日與花蓮縣府及第一線執行疏散的鄉鎮村里長討論後,決議採取垂直避難、疏散撤離與收容安置3種避難方式並行。

若民眾住家有2、3樓的話,將採垂直避難;若住家為平房,或身分為獨居、臥床長者、弱勢團體、洗腎與重病患者,則採疏散撤離;目前已被安置在收容所與旅館的居民,就採收容安置,其中洗腎患者會安置在醫院,長者則由安養機構協助收容。

季連成說明,撤離時間點也會因撤離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當中央氣象署預測24小時內累積雨量將達200毫米時,會先啟動疏散撤離與收容安置;若水勢已達到堤防1公尺高時,就會按下警報系統並強制執行垂直撤離,並會在16日下午到各村進行廣播設備測試。

撤離時要準備哪些物資?

季連成表示,初步規劃須撤離的人數為1308人,另外大進村、大全村與南富村雖不在警戒區域內,但在村長要求下,也納入本次疏散撤離範圍。

中央協調所提醒,所有撤離民眾都必須攜帶避難包,內容物需包含維生物品如隨身攜帶藥品,以及個人貴重物品等。

季連成提及,「避難包沒有制式規範,一般民眾使用的背包,只要裝有需要的物資都可以稱為避難包,我也希望疏散的民眾每個人都有一個避難包。」

不配合撤離有哪些罰則?

季連成說明,由於本次強制撤離會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撤離時會給民眾4小時緩衝,以準備隨身貴重物品與物資;4小時後若民眾不遵守撤離規定,就會依《災害防救法》進行裁罰,且「裁罰完畢後還是要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