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96W,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也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光復鄉大同村目前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也將清出的土堆蓋上帆布避免泥沙回流;中央前進協調所也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針對災區疏散撤離、安置收容組等面向編組。協調所也準備8萬5000個沙包供災民領取防颱,將以村或街道為單位,每戶最多可領20袋沙包。
農田水利署人員來到花蓮縣光復鄉佛祖街與成功街清理水圳,不只是挖出淤泥,還要挖得更深更廣,因為要嚴防可能成型的颱風帶來災情,讓挖起的土堆再次流回溝渠。
農田水利署人員李先生表示,「下面那一段,46巷那個方式,土堆我們會用帆布把它蓋起來。」
大同村是這次重災區之一,因應熱帶擾動可能增強為今(2025)年度第24個颱風「風神」,村民趕忙來領沙包防颱。但是公所發現,從14日下午到15日上午為止,民眾載運沙包比例不高。
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民王德明表示,「建議沙包放在小山貓,然後用小山貓到各村這邊來去發放,會比較快。」
而為了防颱,中央前進協調所也將改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因應防颱所需任務,編成堰塞湖天氣監測組、疏散撤離及安置收容等9組,也將準備8.5萬個沙包讓民眾領取,每戶最多可領20包。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我們可能是以村為單位,還有以街道為單位會有一個囤積點,然後民眾在這個地方來領取。」
中央表示,目前重點在側溝清理,15日可將30公里側溝全部清完,佛祖街的復原工作則由國軍全面接管協助,鳳林鎮也預估17日前清理完畢。這次防颱除了應有的人數撤離、保全作為,也要保護已完成的溝渠。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主要的溝渠我們用防水布來做,一般的溝渠會用鋪沙包的方式。」
15日下午2時緊急應變會議召開後,各小組負責任務就會展開,中央也預估颱風生成時間預估在4日後,防颱的工作準備時間還算充裕,請民眾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