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高壓清洗機送達花蓮 盼加速災區清淤

花蓮災區搜救工作持續進行,截至今(27)日早上9時,統計有15人死亡、7人失聯、78人受傷。另一邊環境清理工作也沒有停下腳步,光復鄉衛生所正在努力清淤,希望趕快恢復作業,保障鄉民健康。好消息是,有800部高壓清洗機已經送抵花蓮,將會分配到相關單位供災民使用,清淤速度可望再加快。

邊搬東西邊喊著要大家輪流休息,災後清理是場硬仗,一人一鏟、大家都在努力清除光復鄉衛生所的淤泥。雖然物資陸續湧進花蓮,但衛生所更擔心醫療量能大降,鄉民健康沒有保障,要趕快讓衛生所恢復作業。

光復鄉衛生所主任林春孝指出,「目前我們的醫療量能幾乎降到零,鄉民他們的健康安全都沒有辦法得到保障,如果今天這個地方不打開,我們就沒有辦法做事。」

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賴建信忙著試用高壓清洗機確認效能,27日有800部高壓清洗機送抵花蓮。災區環境泥濘,人力清淤速度慢,現在有了接家戶水龍頭就能用的高壓水槍,清理環境速度可望加快,預計傍晚還會有200部再送到。

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賴建信表示,「家戶裡面的淤泥跟廢棄物也需要導引清理出來,人力的方式,用傳統的這個設備,它的效能是有限的。這些高壓水槍可以用強力的水柱的部分,來促進清淤的效能。」

至於災民後續安置,賴建信表示,已找到30家旅宿可以協助,搭建組合屋需要時間,會先以協調租屋為主。

而像是佛祖街等重災區泥濘,搜救人員多依靠空勤直升機吊掛才能儘速投入現場。熟悉災害防救領域的學者左宜恩認為,適合在土質鬆軟處進行運輸的氣墊船,或許可以評估投入救災的可行性。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左宜恩認為,「是可以考慮使用氣墊船,比較大型的氣墊船,是不是能夠在這些狹窄的受災區域裡面順利通行,這個可能會是一個問題。」

學者強調,氣墊船能否投入,主要還是要由現場搜救團隊評估,另外也要加速清淤,讓機具可以慢慢前進,加速救援;也呼籲雖然堰塞湖的水量減少,但仍要加強監測,避免地震等意外又造成新災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