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垃圾場火警延燒12小時 花蓮北區空污指數超標

花蓮吉安鄉垃圾場11日中午發生火警,火勢延燒到今 (12)日早上才獲得控制,但將近12個小時的濃煙,造成大花蓮北區空氣污染指數超標,而這已是半個月內花蓮第2次垃圾場火警。

11日中午吉安鄉垃圾場火警,消防人員趕抵現場立刻拉出水線灌救,當時濃煙隨著南風往壽豐鄉飄去,到了晚間火勢還沒撲滅,但風向則是改吹往北邊,花蓮市、吉安鄉民眾都可以聞到刺鼻的塑膠味。

花蓮吉安鄉長游淑貞表示,「因為平常都是資源回收暫置,所以大概夾帶一些可回收的物品。」

花蓮消防局仁里分隊長陳盛峰指出,「目前還有兩處溫度比較高的部分,那我們也持續請怪手開挖,並持續的灑水降溫。」

由於兩個禮拜前花蓮市的垃圾場也發生火警,雖都被認定屬於高溫或沼氣造成的自燃,但這也凸顯垃圾場堆置方式是否正確,以及去化量是否太過緩慢等問題。

荒野保護協會副分會長李志芬認為,「垃圾超量堆置,然後沒有適當的管理狀況下,沼氣產生燃燒其實是必然,花蓮縣政府應該要去思考,垃圾去化量不足問題,怎麼徹底解決。」

環保局表示,花蓮北區的垃圾目前已累積約8萬多公噸,在還沒送往台泥汽化爐焚燒前,都是堆置在各鄉鎮公所的垃圾場,但台泥每天只能處理200公噸,去化速度該如何加快與垃圾堆置方式都須檢討。

花蓮縣環保局空氣噪音防制科長潘春燕回應,「最近我們也跟台東那邊協調,陸續協助我們花蓮來去化垃圾,我們還是會再提醒各公所沼氣的問題,我們還是請他們要做日常管理跟監測。」

至於空污方面,根據環保局資料,火警發生時,在火場周遭的空氣中懸浮微粒達到每立方公尺有200微克,目前已降至安全值,但因火勢還未完全撲滅,提醒附近居民戴好口罩與關閉門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