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川普正式簽署了穩定幣創新與監管法案,也就是俗稱的天才法案,為加密金融開啟新篇章。然而,穩定幣是否真的穩定?以USDC為例,錨定法幣的發行獲得市場的青睞,但是去中心化的流通,對各國監管、貨幣主權以及實體金融都將帶來巨變。
當圈外人還搞不懂什麼是穩定幣的時候,它已經在許多地區成為日常。跨境支付時,穩定幣在時間、費用以及匯率波動上,比現有金融系統具有優勢。
加密貨幣交易所執行長黃耀文表示,「大家發現,我可以不用Swift銀行跨國匯款系統,這麼慢、這麼貴的東西,我可以用美元穩定幣,10分鐘內我一定轉給你。」
花旗銀行預估,2030年穩定幣發行規模將來到1.6到3.7兆美元。當穩定幣發行的規模越來越大,有幾個必須關注的面向。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溫宏駿指出,「美國穩定幣法案,並沒有百分之百要求放在銀行存托,它反而是讓發行商去做一個流動性準備,是買債美債,所以短期美債是有可能因為一個事件被擠兌。」
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教授陳谷劦表示,「資金的洗錢,跟跨境管控的難度會提升,或是逃稅更難以追蹤。」
陳谷劦指出央行的經營目標將受到衝擊。陳谷劦表示,「當然會削弱央行管控貨幣政策、調控利率的能力。」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溫宏駿則認為,「與其擔憂害怕,還不如去擁抱它,然後在一定的範圍裡面,去給予他空間去試錯,我覺得這才是比較好的心態。」
金融變革已然啟動,各國紛紛布局,台灣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方能在這場戰局中穩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