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影視聽中心正式公開1部現存最早拍攝台灣本土影像的電影《福爾摩沙》,記錄百年前台灣當時風土民情的7分鐘紀實短片,捕捉了當時台灣的風俗文化、農業、建築,以及原住民族活動的軌跡,是目前現存最早拍攝的台灣影像電影。
百年前的台灣,民眾就在路邊吃著食物,這些人都是在茶園中工作的勞工,這段黑白影片紀錄著一個世紀前台灣產茶產業興盛的風土民情,十分珍貴。
這部取名《福爾摩沙》的紀實短片,原本膠卷存放在荷蘭電影博物館,經過同意後,國家影視聽中心獲得複製拷貝、數位化後,7月正式放上Youtube官方頻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杜麗琴表示,「雖然他是外國人拍的,但是他拍的是台灣當時的情況,從我們現在比較成熟的歷史社會背景上,我們可以做更好的詮釋。」
專家考證,這部短片可能拍攝於1917年,原本流傳於荷蘭、法國等西方國家,捕捉了當時台灣的風俗文化、農業、建築以及原住民族活動的軌跡,是目前現存最早拍攝的台灣影像電影。
電影研究者、資深電影展策人林木材指出,「比較像一種介紹式的影片,他的視角當然是滿西方,就是給歐洲可能是中產階級以上,他們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去認識亞洲這個地方。」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李道明說:「我的考證是沒有錯的話,他是旅行電影或旅遊電影的其中的一部,他是到全世界各地,到非洲、亞洲各地,目的就是拍當地的奇風異俗。」
學者認為,根據影片中的蛛絲馬跡,推測拍攝者來自美國,主要做為演講分享等的商業宣傳使用,研判還有其他單元,可是正片何時出品、流落何方已經不可考,但珍貴的影像也供民眾及研究者探索台灣文化的無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