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孤獨問題,南韓首爾市府推出「心靈便利商店」,民眾只須事先填寫簡短孤獨感量表,就可使用店內的按摩椅、自助泡麵機、書籍和遊戲機等設施,目前已開設4間試辦站點。心靈便利商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此的空間有助於孤獨者重啟與他人交流,民眾需求也超乎預期。
在南韓首爾東大門的一隅,按摩椅和足浴機器嗡嗡作響,有人在書櫃前挑選書籍,有人專注地玩電子遊戲,還有人在自助泡麵機前低聲談話。這是首爾的「心靈便利商店」,目前已有4間試辦站點於3月底在各處社區中心開幕。
《衛報》報導,首爾的單人家庭占比在20多年內從16%飆升至近40%,且單人家庭中有62%表示感到孤獨,首爾市府也估算約有13萬年輕人正遭受社會孤立;南韓全國2023年更有超過3600起孤獨死事件。
因此,首爾市投入4513億韓元(約新台幣95.6億元),推出為期5年的「沒有孤獨的首爾」計畫。「心靈便利商店」正是其中一項措施,來訪民眾若需接受更深入的支持,也有社工及有孤獨經驗的顧問可提供諮商,其他服務還包括24小時孤獨熱線等。
民眾使用心靈便利商店設施前,須先完成5題簡短的孤獨感評估量表,若評分超過一定標準,還可接受額外諮詢並享用泡麵等服務。
《衛報》指出,便利商店的概念是刻意避開精神疾病的污名問題,也連結便利商店在南韓隨處可見的特性,讓此空間更平易近人。
首爾新設的「反孤獨部門」官員說明,過去的孤獨政策是針對處於危機邊緣的人們,但如今南韓政府意識到需要處理的是孤獨本身——在個體走向封閉自我或與社會隔絕前,所經歷的主觀情緒狀態。
曾經陷入孤獨、現擔任心靈便利商店「康復活動顧問」的李仁淑(音譯)說,這裡可以提供正規服務經常缺乏的「人際關係」,有些人剛來時不願意和陌生人說話,但隨著他們逐漸熟悉這裡,就會開始樂於分享,「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負責管理東大門店的社工柳東憲(音譯)則指出,這項服務的需求超乎預期,每日訪客人數也逐漸增加,還有來自金浦、議政府市、安山等地的民眾特地到首爾來體驗。首爾市府預計,2027年將擴大到每個行政區都有1間心靈便利商店,撫慰更多孤獨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