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至2024年,青少年性私密影像案件的通報數量超過3100件,約為2018年的5.7倍。社福團體分析後認為,當前青少年在網路環境中面臨的風險更加嚴峻,影像性剝削問題更加複雜;除了呼籲加強親子關係的監管,並且推出預防教案,也希望能在校園中推廣,補強對性隱私的觀念。
已經被關閉的情色網站,首頁寫著網路內容違反《刑法》以及《兒少性剝削條例》。這些網站標榜有大量未成年私密影像,以會員制吸引大批會員,賺取暴利。
而根據衛福部統計,至2024年,青少年性私密影像案件的通報數量超過3100件,約為2018年的5.7倍,顯示影像性剝削問題更加嚴重、複雜。
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表示,「我們會看到如果有直播和交友軟體使用經驗的,這個在自拍或者是交換性影像行為的比例,顯著是比較高的。直播的環境,我們會看到那些觀眾常常會說『你多露一點呀』。」
社福團體分析後認為,當前青少年在網路環境中面臨的風險更加嚴峻,除了有校園內同儕壓迫、親密關係外流,像是自拍裸露私密影像比例就大幅增加,還有不法集團在暗中推波助瀾,讓影像性剝削問題更加複雜。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陳易甫指出,「發生的時間點剛好都是家裡出狀況的時間,譬如說可能父母親在想要鬧離婚,或者是父母有比較多的衝突的時候,他們就會比較想要往網路的方向去尋求支持。」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說:「對每一個孩子來說,他就是一輩子。一旦他的影像被自拍,然後甚至被誘拍,然後上傳到網路之後,就無遠弗屆。」
社福團體呼籲,要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透過親職教育強化家庭保護力,還推出預防教案,希望在校園中推廣,從學校端深化性平及數位公民教育,補強對性隱私的觀念,有助於預防,以及被害人的身心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