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暫緩關稅後砲口轉向 川普批歐盟「比中國更惡劣」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結果,雙方互相下調關稅,並且休兵90天,但過沒多久,美國總統川普卻又把砲火指向歐盟,批評他們比中國更惡劣。然而,歐盟更在乎的是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僵局,反而導致中國商品產能過剩,以低價大量傾銷到歐洲,削弱歐洲各國的本土企業。

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貿易代表在瑞士會談後,宣布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145%降到30%,中國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也從125%下調到10%,並且雙方暫停互相徵收24%的商品關稅90天,這樣的談判結果也被視為美中關稅大戰暫時休兵。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也一直強調,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良好。

美國總統川普說,「現在是時候開放中國市場了,這是我們協議的一部分,我們且看接下來的運作,我們與中國達成強而有力的約束協議。」

然而,就在與中國談判的幾個小時後,美國總統川普卻又把矛頭指向歐洲。根據美國的《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的報導,川普批評歐盟對美國很不公平,而且在很多方面比中國更惡劣。

可是川普上週才稱讚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非常棒」,而且希望兩人能趕快見面,但馮德萊恩回應,她只會在有可談判的具體貿易方案下,才會與川普會面。

事實上,歐盟已經多次試圖與美國談判,希望川普取消歐洲銷往美國的貨品關稅,並且提出可能的讓步,避免中國因為產能過剩,將大量低價商品轉售到歐洲,削弱歐洲各國的本土工業的可能性。

但同時歐盟也揚言,如果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他們也會同樣對輸入歐洲總價 950億歐元、超過台幣3.22兆元的美國商品課稅。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美中貿易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對貿易轉向中國傾銷其他市場的擔憂。」

據了解,美國與歐盟的談判包括,鋼鐵、汽車、半導體、航空與醫藥等戰略產業的合作,雖然美方表達有興趣,但沒有明確表明是否會以降低關稅回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