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目前有5810座公廁,其中特優級的超過99%,但有民眾表示部分知名景點或是公園的公廁不是故障就是髒亂,根本名不符實。台中市府表示,評鑑標準是依照環境部的檢查表進行,但部分設置在戶外的獨立型廁所確實因巡檢人力不足產生觀感落差,將強化巡檢以及民眾通報來維護品質。
公廁看起來相當老舊,部分設施還貼故障待修的告示,這是台中市區西屯區一處公有停車場的公共廁所,但外頭卻貼著特優等級的標示,民眾覺得和實際狀況差很大。
台中市民吳小姐認為,「他們在人力調度和安排上,打掃次數來說可能都是固定的,所以就是比較沒辦法在假日遇到那麼乾淨的廁所。」
有民眾也指出,像是知名景點高美濕地遊客中心的公廁,男廁有4個小便斗故障;北屯一間賣場的公廁也有多個小便斗貼著維修中,但這些公廁卻都被列為特優。市府表示,目前每年都有辦理公廁評比,鼓勵維護單位和清掃人員,也會加強管理公部門的公廁。
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代理股長周佳叡說明,「戶外獨立型廁所如經連續評鑑2次分數不佳,將予以降級,如查獲明顯髒亂情形者,將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相關規定予以告發。」
市府表示,目前列管的5810座公廁有超過9成9為特優級;而去(2024)年度收到的通報案件中待改善的有近200件,都已督促管理單位改善。公廁評比標準是依照環境部訂定的檢查表評鑑,只要符合不髒不臭不濕的原則就可以列為特優,但以往都是主管機關來評鑑,之後會運用Google Map讓民眾來評分。
台中市民王小姐表示,「當作自己家裡的應該就不會亂丟還是破壞之類的吧。」
台中市民李小姐則認為,「大家如果衛生習慣好一點的話就比較容易維持乾淨。」
不少民眾也表示,公廁假日使用率高時品質確實相對較差,除了管理單位加強清潔,民眾公德心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