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質疑國家介入言論自由界線 法務部:將研議武統定義

陸配亞亞等人因為發表被政府認定的武統言論遭限期出境,在野質疑有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9)日也排定專題報告,法務部長鄭銘謙表示,政治上的言論如果涉及鼓吹戰爭等要件,依照憲法原則不能認定為言論自由範疇,但對於如何定義「鼓吹戰爭」?鄭銘謙也回應,目前還沒有相關司法訂定,會再進行研議。

陸配亞亞、小微、恩綺等人因宣揚中共武統遭移民署遣返並取消在台居留權,引發在野黨質疑國家介入特定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

9日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也對此要求相關部會進行專題報告。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質詢時質疑,「我國目前有沒有規範鼓吹戰爭罪?2009年公政公約就已經生效了,為什麼施行10幾年下來,國家卻沒有把這條法律立出來?結果今天有某一個人,他網路上面講了這句話之後,你就說這個違反公政公約20條。可是公政公約20條是要求國家去立這個法律,今天我國只要還沒有完成這個立法程序之前,人民你不能說他這個行為違法。」

而隨著陸配議題延燒,近日有許多已取得台灣身分的陸配卻收到移民署通知,限期3個月內繳附喪失原籍證明,否則將面臨撤銷定居許可甚至直接除戶。

雖然移民署與陸委會強調,《兩岸條例》2004年修正施行就已經明定,但民進黨立委則認為如今大動作執法太過粗糙。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質詢,「那這20年來有沒有任何一件被你們註銷?因為檢舉被撤銷。」

移民署副署長陳建成說明,「因為這樣的原因,沒繳交被註銷的有676人。」

莊瑞雄再提問,「676個,那現在還有1萬多個你怎麼辦?你說依法行政,可是你實際上全部把人都卡在原地,那當事人怎麼辦?」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回應,「我們陸委會跟移民署最近都接到陳情電話,有些說他沒辦法回去拿的理由,我們聽起來比較相對合理,但是有些其實並不是那麼合理,所以這些陳情的理由五花八門,最後我們會跟移民署一起會商。」

就怕引起陸配恐慌,陸委會表示,對於有實際困難的個案將提供必要協助;移民署也已經設置服務專線及電子信箱提供陳情並逐案處理,強調兼顧執行妥當性與人道需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