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環境不佳遭動保團體批評 印度神廟祭典改用「機械象」

大象是印度教重要的動物,經常出現在宗教遊行當中,但是因為飼養環境不佳近年來經常遭到保育團體批評。而現在陸續有神廟在祭典場合採用機械大象,看起來栩栩如生,沒有虐待動物的疑慮,也不必擔心大象會暴衝傷害民眾。

大大的耳朵不停搧動,眼睛還會骨碌碌地轉,這可不是真正的大象,而是印度一家神廟最新引進的機械模型,由玻璃纖維和橡膠做成。這些仿真大象的出現,為動物和人類創造了雙贏。

大象在印度教有特殊的地位,被視為象頭神的化身,有智慧、神聖、力量等象徵意涵。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更是有許多神廟專門飼養象群,在宗教節慶時則會為象隻披上珠寶和花環並上街遊行。目前全印度由人類飼養的象隻大約有2700頭。

不過,這也引發動保團體批評。他們表示,廟方飼養象隻的條件普遍不佳,用鐵鍊限制活動範圍又用打罵的方式訓練,讓牠們心理壓力過大。

動保團體人員文吉達查藍指出,「喀拉拉的象群受到越來越多虐待,照顧者也沒有遵守規範,這對人象來說都不好。」

此外,大象有時並不容易控制。光是在今(2025)年2月就有9隻大象失控,造成5人死亡。由於遊行人潮眾多加上聲光刺激,讓大象備感壓力,最後失控暴衝攻擊人群而釀成悲劇。

因此動保團體建議使用模型取代,在去(2024)年先捐贈了一頭機械象給廟方,希望他們可以不用再圈養野生動物;廟方和信徒都表示,改成機械模型以後感覺更安全。

廟方人員施利納斯回應,「我們不介意成本,我們只擔心信徒的安全。」

信徒嘉雅絲麗認為,「真正的大象總是讓我們害怕,要是牠暴衝怎麼辦?有了這頭機械大象,參加節慶的時候感覺安全多了。」

許多神廟坦承近年事故頻傳,讓他們對象群的去留感到為難,而機械大象的出現正好讓他們既可以維護宗教傳統,又不用擔心安全與動保問題。

相關新聞